基地+中心两大重要平台揭牌,专家共话“智能社会与协同治理”
来源:新闻中心、法学院、文科办公室
9月2日,以“智能社会与协同治理”为主题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社会论坛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本次论坛由同济大学和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上海杨浦)、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与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共同承办。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陆尚宏、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毛丽娟、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等出席并分别致辞。上海市委网信办总工程师杨海军,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尼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刚等出席,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主持。

此次论坛旨在面对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超前探索智能社会的运行模式、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体系、体制机制等,用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城市发展,推动“以人为本”的智能社会建设。
陆尚宏表示,上海市杨浦区基地是全国唯一政校联合申报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杨浦区是国家创新型城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也是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同济大学作为百年名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技术和人才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希望区校强强联合,推动在杨浦区率先构建基于智能技术的,充满活力、富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要强化上下联动,强化学习互鉴,强化专家支持,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实验高质量开展。

毛丽娟表示,上海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智能社会治理的前瞻研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建设。2021年上海市教委支持同济大学牵头成立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中心依托同济大学在人工智能及其治理领域的多学科优势与基础,着力推进人工智能和社会治理相关领域的研究落地见效。上海市教委将继续支持同济大学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鼓励产学研多方共同参与,联合推动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打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社会治理新高地。

方守恩向与会专家、嘉宾长期以来对同济大学改革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同济大学面向人工智能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努力打造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用人工智能为传统学科发展全面赋能。同时,学校建设了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整合多学科力量,为人工智能治理“上海模式”的形成提供智力支撑。希望与会专家多提供真知灼见,指导同济大学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推动杨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高质量建设,助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

谢坚钢表示,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杨浦区正联手同济大学在中央网信办、市委网信办的支持和指导下,高规格谋划、高标准打造、高效能推进基地建设。杨浦区将以基地的揭牌为起点,进一步发挥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联动”与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优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智能社会治理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体制机制,加快推动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智能治理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落地深根、开花结果,为上海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贡献更多成功范本。

论坛开幕仪式上,杨海军和薛侃共同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上海杨浦)揭牌。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上海杨浦)由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联合确立(全国共10家)。这是杨浦区与同济大学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以上海市杨浦区为应用主体,以同济大学和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为核心研究主体和技术主体。

毛丽娟与方守恩共同为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中心依托同济大学建设,汇聚法学、经管、人文、信息、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等多学科和单位力量,联合阿里巴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共同开展协同创新。中心以上海市杨浦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为平台开展社会实验与印证检验,为人工智能可信向善发展贡献上海智慧。

论坛现场,薛侃和方守恩共同为基地暨中心专家委员会的10余名专家代表颁发聘书。

随后,尼冰发布了《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上海杨浦)实验方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施骞对《实验方案》进行了介绍,基地将打造全国智能社会治理样本。


同时,现场发布了由同济大学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研究编制的《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合规指引(2022)》。该《指引》正是依托基地和中心面向无人驾驶应用场景的区校合作、政产学研联动的研究成果。

论坛还设置主旨演讲和圆桌对话环节,参会专家结合自身研究学科,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并从工作实际出发,为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建言献策。







(文/喻娟、刘博 图/周游、上海杨浦 视频/武毅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