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推动理论与实务深度融合,4月25日下午,同济大学法律诊所知识产权分诊所的12名本科生,在张韬略老师的带队指导下,赴阅文集团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阅文集团法务部热情接待,并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实务展开专题交流,为学生搭建起沉浸式学习平台。
企业参访

实践教学首站以企业参访形式展开。在专业讲解人员的引导下,师生一行深入了解阅文集团的产业生态布局。讲解人员系统介绍了《庆余年》《赘婿》等文学IP影视化改编历程,以及《热辣滚烫》《夜的命名术》等作品的跨媒介开发经验,并结合公司文创产品展示,生动呈现了知识产权全产业链运营模式。过程中,阅文集团向同学们赠送了影视IP相关的文创纪念品,增进了知识产权工作实践的直观认知。
实务分享

紧接着,阅文集团高级法务专家唐豪臻博士系统介绍了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重点阐释了海外版权保护策略与典型诉讼案例。据介绍,公司目前全年重点防护书籍12000余本、全年处置盗版攻击访问次数超3441万次,在跨国版权确权、侵权纠纷处理等领域积累丰富经验,其主导的多起诉讼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为行业提供重要参考范式。
交流研讨

在实务研讨环节,师生依据法律诊所教学模式,开展模拟诉讼实践。学生按原告、被告、法官三方角色分组,在阅文集团法律事务部周星韬、王晗、黄陈钢、杨晨璐、卢莹等多位专家和张韬略老师的联合指导下,围绕著作权侵权纠纷模拟案件,完成法律研究报告撰写、类案检索分析、诉讼文书制作及证据链构建等全流程实务操作。经过深度研讨与协作,最终形成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顺利完成首阶段教学任务。接下来,法律诊所将按照教学计划,进入模拟法庭的诉讼证据交换环节,并在期末进行正式的模拟法庭。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是同济大学法律诊所“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实践,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了知识产权理论教学与行业实务的有机衔接。未来,同济大学法律诊所将持续深化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知识产权法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谨向阅文集团在教学实践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期待双方在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等领域开展更广泛深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