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午,同济大学法学院2023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在四平路校区逸夫楼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法学院院长蒋惠岭、党委书记吴为民,副院长徐钢、黄丽勤,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扬,各教研部负责人,新生班班主任,教师代表,学工办、教务科教师,部分学生家长等出席典礼,共同欢迎318名“新鲜”同济法律人加入法学院“大家庭”。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荣学磊出席典礼,并为研究生新生上了新学期“第一课”。
开学典礼由吴为民主持。吴为民首先代表学院党政班子、全体教工,向300名硕士研究生、18名博士研究生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为同学们即将开始的新征程、新生活送上最为诚挚的祝福,向含辛茹苦陪伴学生成长的家长们表示由衷敬意。
10点30分,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法学院院长蒋惠岭在开学典礼中致辞。蒋惠岭以《不负历史重托,作一个有为同济人》为题,对法学院新生寄予厚望。他在同济大学提出的“教育强国,同济何为”的“同济之问”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同济大学法学院之问:法治中国,同济何为?他说,今天的开学典礼是所有新生的“新生”,是同学们向世界庄严宣示——“同心同德同舟楫”是我们的胸襟,“济人济事济天下”是我们的使命。今天的开学典礼为同学们打上了同济烙印,从现在开始成为永远的同济人。
为以史明鉴、以史明理,进一步唤起新生对振兴同济法学的志气,蒋院长通过自己考察青岛德华园、四川李庄的亲身经历,以丰富的史料描绘了同济大学法科发展的“四部曲”:
一是“德华大学衍生法脉”。1914年青岛德华大学有9名法政科学生转学到同济大学完成学业,成为同济大学法脉之源流。尽管此后未招法科新生,但这仍不失为同济法科发展历程中浓重的一笔。
二是“栖居李庄艰难兴学”。因日本侵华战争而流亡四川李庄的同济大学在艰苦条件下,于1945年兴办法学院,以助力战后法制重建,从而形成了同济的医、工、理、法四大支撑。只是后来同济因1949年院系调整而失去法学院,再度成为同济法科的重大遗憾。
三是“改革开放顺势而发”。在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历史论断支撑之下,同济大学于1994年复办法学教育,续写同济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历史,并成为当今同济法科的重要基础。在随后的20多年中,法学在其他众多相关学科的支持和烘托下再次成为同济大学的支撑性独立学科。
四是“四分之三世纪再出发”。在同济大学法学院1945年初创后的75周年纪念之际,为落实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部署,同济大学法学院于2020年提出了“四分之三世纪再出发”的口号,奉“立主流、强基础、有特色、国际化”发展战略,行“立时代潮头、育法治英才、发思想先声”之使命,以稳健的步伐、优异的成就,重塑同济法科辉煌。
蒋院长说,同济法科与中国的法治一样历经曲折,终于在百年积淀基础之上迎来了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获得重振雄风的历史机遇。所有新生在内的每一位同济法律人决不辜负时代重托,汲取同济百年法脉的力量,在法治中国建设路上尽显同济风骨,献身法治中国,同济天下民众,造福世间万物。
在如何研习法律方面,蒋院长借同济大学提出的“五个一”的精神,向同学们提出了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法学院版的“五个一”,即:一是读一些经典,二是听一些讲座,三是追一些老师,四是添一些游历,五是精一项体育。
在致辞中,蒋院长祝愿所有2023级研究生新生在同济大学、在法学院学习、生活愉快,收获满满。
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扬在典礼中宣读2023级法学院研究生各新生班班主任名单。法学院副院长徐钢、黄丽勤为赵英男、蒋济泽、程雪军、张菊华、谢丽雯、蒋笑函等新任班主任颁发班主任聘书。
法学院宪法行政法教研部黄锫教授,代表学院教师在典礼中发言。黄锫老师首先代表全院教师再次热烈欢迎2023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并鼓励同学们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乘风破浪,永攀高峰。在致辞中,黄老师分享了从教15年来对研究生阶段学习与生活的三点感悟。第一,对于硕士研究生,黄老师指出,希望同学们“先做好必须做的事、再做喜欢做的事”。对于硕士研究生,做好基础研究,理论学习,论文撰写就是“必须做的事情”。第二,对于博士研究生新生,黄老师的建议是要加强科研水平,提升科研能力。第三,对所有研究生新送上祝福,将困难化作提升自身能力的契机,将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不断“修行”,以提升、完善自己。
随后2023级研究生新生代表韦笑、沈辰蓉、潘盼分别发言。
非全日制硕士新生代表韦笑首先发言,韦笑目前就职于青浦监狱,是一名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公安干警。在发言中,他饱含深情,分享了自己在通勤路上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背诵;下班后泡上一杯热茶挑灯夜战努力复习;周末放弃与家人共享闲暇时光的惬意而奔走于图书馆与各考场之间的备考经历。作为在职研究生,他谈到,数年来社会的磨砺和工作的锻炼让同学们对法律事业有了更具体而深刻的认识,这也将成为未来同学们进一步深造和学习的基础。未来的学习和科研生活必将继续与工作为伴,“牺牲”也将继续是关键词,但是韦笑和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全日制硕士新生代表沈辰蓉本科期间就读于我院,综合表现优异,在读期间,她多次获评优秀学生干部及各类奖学金等,同时担任我院团委学生副书记。在发言中,她首先向学院的培养、老师们的关心、关怀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同时对于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她为自己提出了三点希望与同学们“共勉”:第一,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做求真法律人。第二,知行合一,勇于开拓,做求实法律人。第三,志存高远,情理兼修,做求善法律人。
博士生新生代表潘盼,硕士就读期间志愿服务新疆阿拉尔地区一年,硕士毕业后通过同济大学“青年人才储备计划2.0”选拔进入我校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担任辅导员。在发言中她以“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作为学院最高学历的学生,同学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同时,她提醒同学们要注意辨别当下电子设备、娱乐休闲等带来的“知识获取变迁”,保持定力,要用“严肃”的态度对待学习,“重返”传统的学习轨道,磨砺自身的学习素质和基础。最后她寄语所有的研究生新生们:在独立自由的思考之后,在严肃的思考之后,在勤奋和广博的求知之后,在奋斗之后,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骄傲地说,“我是一名合格的同济法律人”。
典礼中,来自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荣学磊博士为2023级研究生新生们上了开学“第一课”,他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学生时代求学的经历和工作中对法学、法律职业的体会和思考,并为研究生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了个人的参考建议。对于初次接触法学的学生,他认为:法学知识的累积途径是多元的,法学往往没有标准答案,法律结论的正确程度取决于论证过程的可接受程度,越有说服力的答案越接近最正确。法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法科生的学习生活可以有更多自由舒展的空间,无需过于焦虑和内卷,他建议同学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射在对法律职业更有长远意义的事情:一是基于规范出发的法律思维习惯的训练和养成。二是规范严谨的法律写作习惯的养成。三是在实践中提升法律观点表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研究生和博士生,不能仅作法学知识传播的对象和客体,要有主体意识的觉醒,敢于超越教科书中固有概念和理论的束缚,勇于从中国法的实践中提炼出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中国法观点和理论,以主体原创性的思考及其行动力,赋予法学学习和工作以持续的意义感,并以此保持对法律职业永续的热情和向往。
随后,参与典礼的领导、嘉宾、教师代表为研究生新生代表赠书,并鼓励同学们在研学的道路上:多读书、多好书!
同济大学法学院2023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在《同济之歌》的欢快旋律中徐徐落下帷幕。
未来大无穷!同学们,今日加入同济大学法学院的大家庭,希望大家在前进的道路上彼此互助、互敬,珍惜这一段美妙的师生情、同学情!同时,胸怀“同济天下”的抱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奋进,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