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法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在职教师 > 正文

在职教师
张韬略

来源: 日期:2017-01-09 00:00 点击:


基本情况



名:张韬略

贯:广东饶平

别:男

位:博士

务: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ztl@tongji.edu.cn

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竞争法、互联网法


学习经历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管理学博士(2012)

2. 北京大学法学院 法学硕士(2004)

3.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学士(2000)


海外经历



1. 2005   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访问学者

2. 2008-2009 德国马克斯·普兰克研究所知识产权法和竞争法研究所访问学者

3. 2012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

4. 2015   美国洛杉矶洛约拉法学院访问学者

                 5. 2016 美国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1. 同济法学院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2. 同济法学院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3. 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4. “欧盟-中国IPR(知识产权)项目”专家组成员

5. 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

6. 上海知识产权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7. 《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主编

8. 广东省汕头市仲裁协会仲裁员

9. 北海亚洲国际仲裁中心(BAIAC)仲裁员


已承担项目



1. 2022年主持上海市2022年度软科学研究项目“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出境的法律风险及防控研究”(项目号:22692104400

2. 2021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智能汽车的数据商业化利用法律问题研究”(项目号:21YJA820032)

3. 2021年主持同济大学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首批示范项目“自动驾驶的算法和数据法律风险及治理”,上海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2021SHZDZX0100)资助

4. 2021年主持同济大学文科高水平科研培育项目,“智能汽车数据商业化利用法律问题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2120210221)

5. 2020年参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面向特定场景智能驾驶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智能驾驶治理原则及机制研究” (20511101703)(202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人工智能科技支撑专项项目)

6. 2017年主持世界银行委托的学术研究“Evaluation of Chinas IP Regime for Innovation”

7. 2017年参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7DZ1100202“面向最后一公里的智能驾驶关键理论及应用”

8. 2015年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15BFX170)“网络环境下专利权的扩张及应对研究”

9. 2015年共同主持国家知识产权局项目 “欧洲单一专利制度进展研究”

10. 2015年主持欧洲内部市场协调局委托项目(07012420084 上海自贸区的仲裁、调解及司法程序

11. 2014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4YJC820077“中美信息技术产业专利危机及专利制度优化比较研究”

12. 2014年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2014BFX002“中美信息技术产业专利危机及专利制度优化比较研究”

13. 2012年主持国家知识产权局项目(zx120303)“新兴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以金砖五国为例”

14. 2011年主持同济大学文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专利间接侵权行为的规制”

15. 2010年主持同济大学德国学术中心委托项目“欧洲专利一体化背景下的德国专利制度”

16. 参与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国家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研究”

17. 2010年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日本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例研究及其启示》课题

18. 2008年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对有关国际知识产权纠纷与争端的措施》课题

19. 2007年参与飞利浦公司《开放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课题

20. 2007年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法细则修改课题《专利强制许可》课题

21. 2006年参与上海哲学社科课题《世博会特殊惯例和制度》

22. 2006年参与国家科技部课题《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子课题《高校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23. 2006年参与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重大经济活动的知识产权审查》课题

24. 2005年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研究》项目

25. 2005年参与上海市建委项目《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26. 2004年主持中国版权协会委托项目《数字版权环境下的授权方式研究》课题


已发表论文



1. 张韬略、熊艺琳:违反个人数据保护构成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 ——也谈德国脸书案的“双重程序”论,《竞争法律政策》,2023年第2期

2. 张韬略、徐源:防御商标注册以主商标驰名为前提?——防御商标与驰名商标关系的历史和现实考察,《中国专利与商标》,2023年第2期

3. 张韬略、熊艺琳:拓宽数据共享渠道的欧盟方案与启示——基于欧盟《数据治理法》的分析,《德国研究》,2023年第1期

4. 涂辉招、张韬略:我国智能驾驶人工智能治理方案研究,《上海城市发展》,202212月(增刊)

5. 张韬略:小说转码阅读服务的著作权侵权认定——以我国司法实践为视角,《版权理论与实务》,2022年第11

6. 张韬略:请求停止侵权还是披露代码?——违反自由软件“版佐”许可条款的责任承担方式,《电子知识产权》,2022年第8

7. 张韬略: 数字时代平台经营者不公平交易行为的法律规制,《法治参阅》,2022年第06期

8. 张韬略、钱榕:自动驾驶时代德国道路交通法的最新发展——德国《自动驾驶法》评述,《德国研究》,2022年第1期

9. 张韬略:论外观设计本国优先权制度的功能及其局限性,《知识产权》, 2022年第2

10. 张韬略、乔琳:我国专利侵权诉讼中的现有技术抗辩:司法实践十二周年回顾,《中国专利与商标》,2022年第1-2

11. 张韬略:短视频版权侵权纠纷中的行为保全之争——以《扫黑风暴》案为切入点,中国民商法律网,2021.9.26,https://www.civillaw.com.cn/zt/t/?id=38019

12. Taolue Zhang, Huizhao Tu, Wei Qiu, Developing HPM for AD in China - Legal Obstacles and the Way to Overcome ThemJ Shanghai Jiao Tong Univ. (Sci), 2021, 26(5)

13. 张韬略、涂辉招:智能网联汽车数据跨境流动的法律规制,《争议解决》,2021年第7卷第3期

14. 张韬略:新冠肺炎威胁之下的专利药品获取:德国、中国的路径比较及启示,《德国研究》,2021年第1期

15. 张韬略:跨境实施专利的侵权认定:以德国法为视角,《知识产权》, 2020年第12期

16. 张韬略、金蕾:解铃还需系铃人:论我国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之废除及地名标志禁注制度的重构,《同济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

17. 张韬略:美国《专利客体适格性审查指南》的最新修订及评述,《知识产权》,2020年第4期

18. 张韬略、阴晓璐:我国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司法认定之演进及反思,《国际商务研究》,2020年第2期

19. 张韬略, 蒋瑶瑶:智能汽车个人数据保护——欧盟与德国的探索及启示,《德国研究》,2019年第4期

20. 张韬略: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安全制度分析-中日立法的比较,《科技与法律》,2019年第4期

21. 张韬略、蒋瑶瑶:专利侵权禁令范围之确定与德国经验的借鉴——兼评苹果公司对福州中院禁令的履行,《知识产权》,2019年第7期

22. 张韬略、张倩瑶:后台型竞价排名的商标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认定:司法判例的冲突及思考,《同济大学学报》,2017年第四辑

23. 张韬略、蒋瑶瑶:德国智能汽车立法及《道路交通法》修订之评介,《德国研究》,2017年,第3期

24. 张韬略、张伟君:零部件销售导致组合物专利权利用尽研究——以美国、德国判例为视角,《知识产权》,2017年第10期

25. 张倩瑶、张韬略:竞价排名中关键词设置行为的商标侵权认定,《争议解决》,2017,3(3)

26. 张伟君、张韬略:从商标法域外适用和国际礼让看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侵权问题,《同济大学学报》,2017年7月

27. Taolue Zhang/Dan Prud’homme/Oliver Lutz, China's new patent commercialization strategy,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Practice, Oxford Academic, Volume 12, Issue 6, 1 June 2017, Pages 474–488

28. 张伟君、张韬略:“市场格局论”之辨析,《电子知识产权》,2017第1-3期

29. 张韬略、黄洋:上海自贸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完善,《争议解决》,2016,2(1):12-17

30. 张韬略:向仿制药厂商提供专利活性药物成分是否侵犯专利权:欧盟安斯泰来诉波尔制药案与Bolar例外的适用,《科技与法律》,2016年第5期

31. 张韬略、张伟君:《商标法》维护公共利益的路径选择——兼谈禁止“具有不良影响”标志注册条款的适用,《知识产权》, 2015年第4期,第一作者

32. 张韬略:东盟知识产权行动计划(2016-2025)评述,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实施基地《信息速递》,2015年,独作

33. 张韬略:1995-2013年美国专利诉讼情况实证分析,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实施基地《信息速递》812014年,独作

34. 张韬略:对我国《职务发明条例(送审稿)》发明报告制度的若干思考,《中国知识产权》,2014.08

35. 张韬略、黄洋:3D打印时代我国专利权人的维权困局及出路,《电子知识产权》,2014.05

36. 张韬略:跨国实施移动互联网专利的规制:从苹果Siri侵权诉讼谈起,《电子知识产权》.2014.03

37. 张韬略:美国IT产业“专利流氓”诉讼的制度根源和最新发展趋势,《中国知识产权》,2014.03

38. 张韬略:“专利流氓”威胁论:先见之明,抑或杞人忧天?,《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第二卷),2014.10

39. 张韬略:绿色专利应该无偿使用吗?《环境与生活》,2013年5月

40. 张韬略:创客时代,知识产权要变吗?,《中国知识产权》,2013年6月

41. 张韬略、张伟君:我国法学院本科生“知识产权”双语课程建设之探索,《同济大学双语、全英语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42. Taolue Zhang/Weijun Zhang, The Setting and Teaching Method of Bilingual or English-only IP Law Courses in China: An Example from Tongji Law School,《第一届教学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43. Taolue Zhang/Jiang Nan, Identification of Antitrust Legal Risk of Patent Pool by the method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CSSSM2012

44. Jiang Nan/ Taolue Zhang, Study on antitrust Law Risk Evaluation of Patent Pool based on GRAM,ICSSSM2012,通讯作者

45. 张伟君、张韬略:署名权等于作者身份权吗?——韩寒诉方舟子一案引发的思考,《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第5期

46. 张韬略、黄洋:再谈标识专利申请的合法性——中德两国对标识专利申请的不同规制及启示,《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01期

47. 张韬略、单晓光:对协议禁止在专利池之外单独许可专利是否构成专利滥用的思考——ITC飞利浦光盘案析,《知识产权》, 2011年第4期

48. 张韬略:许诺在专利期限结束后销售专利产品是否构成侵权?——从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辛伐他汀”案说起,《电子知识产权》, 2010年第7

49. 张韬略、黄洋:德国专利法之简化和现代化法——浅析德国专利法律的最新修改,《电子知识产权》, 2009年第10

50. 张韬略、张伟君:公共健康危机下的专利强制许可——对我国专利法>49条的修改建议《电子知识产权》, 2008年第5期

51. 张韬略:我应借鉴印度经验建设防止传统知识流失的数字图书馆,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系会议《动态研究》16期,报送国务院中央办公厅

52. 张韬略:1995-2013年美国专利诉讼情况实证分析,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实施基地《信息速递》812014.9.23

53. 张韬略: 互联网时代的版权:版权法抑或宪法之议题?《绿叶》,2012年第2期

54. 张韬略: 德国联邦法院2004年2月17日第X ZB 9/03号判决:“信号序列”案,《德国知识产权理论与经典判例研究》,2012年

55. 张韬略: 德国联邦法院2004年5月24日第X ZB 20/03号判决:“电子支付系统”案》,《德国知识产权理论与经典判例研究》,2012年

56. 张伟君、张韬略:署名权等于作者身份权吗?——韩寒诉方舟子一案引发的思考,《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第5

57. 张韬略: Spundfass标准案:基于反垄断法的强制许可抗辩,《欧洲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

58. 张韬略: 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的官方法律与乡土习惯——以“亲邻先买”、“亲女不分遗产”为例,《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59. 张伟君、张韬略:TRIPS协议和我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完善,《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年第6期

60. 单晓光、张伟君、张韬略: 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完善,载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专题研究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

61. 张伟君、张韬略: 东进诉英特尔垄断技术案解析《知识产权判解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

62. 张韬略: 美国科技中介公司吸收海外创新的新模式——兼谈我国科研机构参与海外研发时应注意的知识产权问题,《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第3期

63. 张韬略: 浅析我国专利法(修订草案)对外观设计专利制度的调整《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第8

64. 张平、张韬略: 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结合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策,《信息网络安全》,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

65. 单晓光、张伟君、张韬略:《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研究》(合著),第三次专利法修改文集,国知局条法司,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66. 张平、张韬略: 数字环境下的版权授权方式研究,《网络法律评论》第6卷,2005年

67. 张韬略: 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制度诱因、规则架构及理论反思,《网络法律评论》第5卷,2004年

68. 张韬略: MySQL AB Progress Software Corp.NUSPHERE Corp.案,《网络法律评论》第5卷,2004年

69. 张韬略: 19世纪英国专利废除运动之争,《法学纪元》第1卷,2004年

               70.张韬略: 英美和东亚专利制度史及其启示,《科技与法律》,2003年第1期


已发表译著



1. 《欧盟个人数据保护制度:<一般数据保护条例>》MARIUSZ Krzysztofek博士,商务印书馆,2023出版,独译

2. 知识产权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公共政策考量,Simon Klopschinski,《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2年第2卷

3. 《软件与互联网法》(下卷)(Software and Internet Law),Mark Lemley et al,商务印书馆,2017,独译

4. 《专利法——德国专利和实用新型法、欧洲和国际专利法(第6版)》(Patentrecht),Krasser法官,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 第二译者

5. 《软件与互联网法》(上卷)(Software and Internet Law),Mark Lemley et al,商务印书馆,2014, 独译

6. 德国法律翻译(德文):《专利法》(Patent Gesezt)、《实用新型法》(Gebrauchmuster Gesetz)和《外观设计法》(Geschmuckmuster Gesetz),载于《德国展会知识产权纠纷》,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年;《外国专利法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5年

7. 专利申请构成《欧共体条约》第82条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Joseph Straus),《专利法研究》(2011),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独译

8. 《当前金融市场危机下的商业方法保护和其他专利法问题》(Joseph Straus等),张韬略校,《专利法研究》(2009),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9. 《全球经济下知识产权的新作用》(Joseph Straus),《中国发明与商标》,2009年第9期,独译

10. 《低价药与创新:药品强制许可是否影响创新?》(Colleen Chien),《专利法研究》(2008),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独译

11. 《生物材料专利——新殖民主义?还是一种技术转移和利益分享的方式?》(Joseph Straus),《专利法研究》(2006),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独译

12. 美国专利池与专利搭售重要司法判例(约60个)的翻译和整理,个人新浪博客。


已发表专、编著



1. Dan Prud’homme, Taolue Zhang, 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gime for Innovation,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 10.1007/978-3-030-10404-7, 2019,第二作者

2.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英文版教材),第一作者,外研社(北京),2016

3. 《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第二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第3卷,2016

4. 《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第二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第2卷,2014

5. 《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第二主编,法律出版社,第1卷 ,2012

6.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经营手册》,“专利篇”,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所获科研和教学成果荣誉



1. 2021“以学科竞赛推动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六)

2. 2021“中德深度合作比较背景下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五)

3. 2021年同济大学育才教育奖励金一等奖

4. 2018年同济大学工程硕士“知识产权”公共课教学及其慕课建设,同济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四)

5. 2017年“通识教育创新:核心价值引领下英语讲授本土中国学课程体系实践”,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教委(排名第四)

6. 2015年同济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六)(“当代中国”全英文授课系列课程)

7. 2013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九)

8. 2012年同济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九)

9. 2013年度同济大学双语(英语)课程建设研讨会优秀论文奖(排名第一)

10. 2008-2009年度德国联邦总理奖学金(德国洪堡基金会)

11. 2007年合作作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研究报告》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五届全国知识产权(专利)优秀调研报告及优秀软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三)

12. 2005年《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九)

13. 2005年合作作品《从裁判文书说理看法律发现中的法学思维》,获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论文三等奖(排名第二)

14. 2004年合作作品《数字版权环境下的授权方式研究》,获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首届知识产权优秀成果评奖“红棉杯”优秀作品奖(排名第一)

15. 2001-2002年度北京大学“黄金富”奖学金


程度英语教学和学科竞赛指导



(一)课程类

1. 2009年至今为同济大学留学生讲授“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课程(全英文授课)

2. 2010年至今为同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法律英语”课程

3. 2011年至2018年为同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开设“工业产权法”、“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双语课程

4. 2012年与美国富布莱特学者Ann Bartow教授联合给同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讲授“工业产权法”、给法律硕士讲授“国际知识产权法”

5. 2018年开始给同济大学法学院留学生讲授“中国专利法”课程


(二)培训类

1. 上海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暑假学习班(同济大学项目)暨首届卓越联盟九校三地夏令营,主讲“中国知识产权保护”,2011年8月

2. 中意知识产权班(对象为意大利商务部选拔的从事商务和法务的毕业生),主讲“中国专利制度”,2010年9月、2012年10月

3. 外国专利审查员“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培训”(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同济合办),主讲“中国工业产权制度”,2011年9月,2012年9月,2013年7月

4.夏威夷大学,中国知识产权保护,2016年2月


(三)竞赛类

1. 2017-2021年指导同济大学法学院学生参加北京贸仲杯英文模拟仲裁比赛

2.2019-2020年指导同济大学法学院学生参加北京ICC英文模拟法庭辩论赛

3. 2016年指导同济大学法学院学生参加普莱斯杯英文模拟法庭比赛

        4. 2015年指导同济大学法学院学生参加北京ICC中文模拟法庭辩论赛。


同济大学法学院 版权所有

院办:86-21-65982644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综合楼1301B


同济大学法学院

TJ法律人